在半导体的新闻中,总是会提到以尺寸标示的晶圆厂,如6寸、8寸、12寸晶圆厂,然而,所谓的晶圆到底是什么东西? 其中12寸指的是什么部分? 要产出大尺寸的晶圆制造又有什么难度呢? 以下将逐步介绍半导体最重要的基础——“晶圆”到底是什么?
什么是晶圆?
晶圆(wafer),是制造各式电脑晶片的基础。我们可以将晶片制造比拟成用乐高积木盖房子,藉由一层又一层的堆叠,完成自己期望的造型(也就是各式晶片)。然而,如果没有良好的地基,盖出来的房子就会歪来歪去,不合自己所意,为了做出完美的房子,便需要一个平稳的基板。对晶片制造来说,这个基板就是接下来将描述的晶圆。
(IC电路3D剖面图,蓝色为晶圆,红色和黄色为层叠的电路)
首先,先回想一下小在玩乐高积木时,积木的表面都会有一个一个小小圆型的凸出物,藉由这个构造,我们可将两块积木稳固的迭在一起,且不需使用胶水。芯片制造,也是以类似这样的方式,将后续添加的原子和基板固定在一起。因此,我们需要寻找表面整齐的基板,以满足后续制造所需的条件。
在固体材料中,有一种特殊的晶体结构──单晶(Monocrystalline)。它具有原子一个接着一个紧密排列在一起的特性,可以形成一个平整的原子表层。因此,采用单晶做成晶圆,便可以满足以上的需求。
然而,该如何产生这样的材料呢,主要有二个步骤,分别为纯化以及拉晶,之后便能完成这样的材料。
如何制造单晶的晶圆
纯化分成两个阶段,第一步是冶金级纯化,此一过程主要是加入碳,以氧化还原的方式,将氧化硅转换成98% 以上纯度的硅。 大部分的金属提炼,像是铁或铜等金属,皆是采用这样的方式获得足够纯度的金属。 但是,98% 对于晶片制造来说依旧不够,仍需要进一步提升。 因此,将再进一步采用西门子制程(Siemens process)作纯化,如此,将获得半导体制程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。
接着,就是拉晶的步骤。首先,将前面所获得的高纯度多晶硅融化,形成液态的硅。 之后,以单晶的硅种(seed)和液体表面接触,一边旋转一边缓慢的向上拉起。 至于为何需要单晶的硅种,是因为硅原子排列就和人排队一样,会需要排头让后来的人该如何正确的排列,硅种便是重要的排头,让后来的原子知道该如何排队。最后,待离开液面的硅原子凝固后,排列整齐的单晶硅柱便完成了。
然而,8寸、12寸又代表什么东西呢? 他指的是我们产生的晶柱,长得像铅笔笔杆的部分,表面经过处理并切成薄圆片后的直径。 至于制造大尺寸晶圆又有什么难度呢? 如前面所说,晶柱的制作过程就像是在做棉花糖一样,一边旋转一边成型。 有制作过棉花糖的话,应该都知道要做出大而且扎实的棉花糖是相当困难的,而拉晶的过程也是一样,旋转拉起的速度以及温度的控制都会影响到晶柱的品质。 也因此,尺寸愈大时,拉晶对速度与温度的要求就更高,因此要做出高品质12 寸晶圆的难度就比8 寸晶圆还来得高。
只是,一整条的硅柱并无法做成晶片制造的基板,为了产生一片一片的硅晶圆,接着需要以钻石刀将硅晶柱横向切成圆片,圆片再经由抛光便可形成晶片制造所需的硅晶圆。